2021青岛事业单位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月第四周)

2021年01月27日 09:01

2042

1. 某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7.3%,说明该国制造业目前正在良好发展。(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中公解析: 采购经理指数(简称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衰退。故本题判断错误。

考点:经济/金融知识、经济


2. 下列经济现象与经济生活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A. 冬天的空调比夏天便宜——供求决定价格

B.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被淘汰——诚信关系企业成败

C. 不看广告看疗效——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D. 因塑化剂事件,酒鬼酒股票连续三个跌停板——不能投资股票

【答案】B

中公解析: A项,冬天的空调比夏天便宜,对应的是供求影响了价格。供求不能决定价格,而是价值决定价格。错误。C项反应的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错误。B项,在现代社会,诚实信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诚信直接关系企业的成败,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经济、经济/微观经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理论、经济/微观经济/需求和供给理论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是我国初级阶段的( )。

A. 基本经济制度

B. 基本政治制度

C. 基本国情

D. 生产力水平

【答案】A

中公解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故本题选A。

考点:经济/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和市场体系、经济


4. 我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方针是( )。

A. 睦邻友好,求同存异

B. 结成地区性军事集团

C. 彼此利益完全一致

D. 应该从本国利益出发

【答案】A

解析: 我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方针是“睦邻友好,求同存异”。故本题选A。

考点:政治、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我国初步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故题干表述错误。

【难度系数】★

【知识点】时事热点

考点:政治、政治/中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 )。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 《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答案】C

解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政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政治/时事政治/重大会议与文件


7. 下列哪种情况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无须裁定中止诉讼?( )

A. 被告死亡,继承人远在美国

B. 原告因车祸致残成为植物人,还没有确定法定代理人

C. 因发洪水冲坏道路,被告无法参加诉讼

D. 甲诉乙离婚案件,在诉讼中甲死亡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四)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依次,A、B、C三项应当裁定中止诉讼,而D项则属于应当裁定终结诉讼的情形。故本题选D。

考点:法律、法律/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程序


8. 下列关于询问犯罪嫌疑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相关办案人员在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

B. 公安侦查员在搭档外出未归时,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单独讯问犯罪嫌疑人

C. 公安侦查员询问犯罪嫌疑人,应制作询问笔录,且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D. 为保障人权,侦查人员在询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全程录音或录像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AB项说法错误。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C项说法正确。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D项说法有误。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法律、法律/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程序


9. 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 )负责。

A. 本级人大及常委会

B.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 本级人大常委会

D. 上级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九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故本题选A。

考点:法律、法律/宪法/宪法的基本内容


10. 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我们称之为( )。

A. 财政政策

B. 金融政策

C. 货币政策

D. 收入政策

【答案】C

解析: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利率和汇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影响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降低物价的上涨速度。题干强调的正是政府对利率的调控。故本题选C。

考点:经济学、经济学/宏观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分析